10月23日,佛山三水芦苞镇,北江岸线上,层层叠叠的芦花掀起乳白色的波浪。游客们打卡拍照,被唤作“阿叻”与“奶茶”的两匹马时而低头啜饮,时而耳鬓厮磨。
10月23日,秋意正浓。佛山三水芦苞镇,在北江岸线上有一片绵延的野生芦苇地。秋风起时,层层叠叠的芦花掀起乳白色的波浪,与江面上细碎的日光彼此映照,勾勒出一幅水韵流转的岭南秋景图。
这澹澹秋光,遥相呼应着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“芦荻叶深蒲叶浅”的意境。诗中“青塘”,正是如今的芦苞镇。其名由来,亦与芦荻苞草息息相关——北江沙洲之上,昔日芦荻苍苍,苞草萋萋,聚落渐成,“芦苞”二字便如一首小诗,自历史中轻盈走来。
这片生生不息的芦苇荡,现今已成为城市人向往的赏秋之处。游人在高过肩头的芦苇之间缓步穿行,不时举起相机,将摇曳的芦花与笑意一同收藏。江岸边,唤作“阿叻”与“奶茶”的两匹马时而低头啜饮,时而耳鬓厮磨,为这幅宁静的秋日长卷添上灵动的一笔。
“原本只是偶然的绕路,却邂逅了这个季节最温柔的时光。”游客木木沿着堤岸徐行,任江风拂面,秋阳满肩。她感叹,“城镇的小众角落,果然藏着惊喜。”
在芦苇地旁经营营地的麦先生透露,每逢入秋,不少游客专程驱车而来,有人俯身“捡秋”,将斑斓落叶当作季节的信物;也有人静静驻足,以镜头挽留光影。“芦苇花期虽短,只有一个月左右,却总有人说,来看这水乡芦浪,仿佛整颗心都被自然治愈。”他亦提醒,芦苇荡为野生环境,游客在沉浸美景时,需留意蛇虫,严守防火之责,“愿每一位来访者,都能成为这片秋光的守护者。”
#美丽圩镇
采写:南都记者 高永佳 实习生 殷北辰
摄影:南都拍客 吴文军
码上阅读 点击投稿
编辑:高永佳